激烈的交火在堡垒狭窄的通道和密闭空间里猛烈爆发,震耳欲聋的枪声反复震荡,子弹撕裂空气,硝烟迅速弥漫开来。
当琴酒带着一身硝烟与寒意,最终踏入堡垒最深处的指挥室时,朗姆正背对着门,仓惶地在一个控制面板上徒劳地输入指令,试图启动一条早已被封锁的紧急密道。
没有对话,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停顿。
琴酒眼中只有锁定猎物的绝对专注与冰冷。
枪口抬起,火光在昏暗的空间中骤然闪现。
连续的、震耳欲聋的枪声疯狂炸响,子弹精准地命中目标。
朗姆,这个曾经极有权势、与琴酒缠斗多年、无数次试图将他踩在脚下的对手——身体剧烈地抽搐着,重重栽倒在冰冷的地面上。
鲜血迅速在地面上漫开,他双目圆睁,凝固着难以置信与彻底的不甘。
琴酒站在原地,居高临下地注视着血泊中那具渐渐失去温度的躯体。脸上没有胜利的狂喜,也没有复仇后的空虚,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、冻结一切的寒意。
伏特加的陷落、小樽的惨败、无数次的被设计……这些耻辱的源头,此刻终于断绝。
他损失的权威、被挑战的地位,也在此刻得到了最血腥的清算。
他最后扫了一眼朗姆那张因死亡而扭曲的脸,确认再无生机。随即利落地转身,毫不停留地踏过满地的狼藉与残骸,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既定的工作。
指挥室厚重的防爆门在他身后关闭,隔绝了里面弥漫的死亡气息。
很快,组织内部通讯网络里,一条措辞冷淡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通告悄然发布:“朗姆先生于执行高危任务期间,遭遇敌对势力激烈伏击。为保护组织核心机密免遭泄露,朗姆先生英勇奋战,最终不幸殉职。”
通告的内容,完美地掩盖了这场血腥内部清洗的真相。
朗姆的死,瞬间在组织高层权力版图上撕开了一个巨大、危险且充满诱惑的缺口。各方势力暗中的目光,立刻聚焦到这个新出现的权力真空中。
……
朗姆派系的核心成员在琴酒主导的清洗中几乎被彻底抹除,情报组瞬间失去了主心骨,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。
指令传递层层受阻,原本高效运转的情报网络变得支离破碎,许多关键渠道陷入停滞或失控。
内部派系为争夺朗姆留下的残存资源、人脉和影响力,开始了激烈的明争暗斗。
组织高层急需一个能够迅速稳定情报组混乱局面、同时又不至于重蹈朗姆覆辙、再次威胁到高层权威的人选。
而在朗姆时期因参与了质询会而被刻意打压、却在重压下展现出惊人韧性与高效执行力的波本,自然进入了高层的视野。
波本并没有被授予朗姆那样的正式头衔和全部权利。
高层给予的,是一种更为谨慎的“临时接管”部分权限:
他的访问等级被升级,可以触及更多核心数据库,并且被指派负责协调几个关键区域的情报梳理与分析工作,之前卡顿的行动经费审批流程,现在也变得相对顺畅了一些。
这绝不是基于信任的委任,更像是在一片狼藉的情况下,高层权衡利弊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。
毕竟,作为被朗姆极其针对甚至迫害的对象,波本绝不会因为朗姆的死而对组织高层有所怨言。
同时,琴酒也不会对这个在朗姆倒台中看似“无辜”的情报骨干产生太大的抵触。
一切的发展都是情势下的自然产物罢了。
于是,波本身边,朗姆时期布下的那些充满恶意的贴身眼线消失了。但这绝不意味着他获得了绝对的自由。
予溪笃伽
降谷零清晰地感知到,一张更无形、更严密的监控网反而笼罩在自己周围。
高层必然通过无处不在的电子监控,对他提交的每一份报告进行的严苛到极点的审查,以及在情报组内部安插的其他身份不明、隐藏更深的“观察者”,来评估他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。
降谷零心知肚明,但他并不畏惧现在的状况。
只要朗姆死了,高层对情报组的直接掌控力必然不如从前,朗姆那套盘根错节的情报网也已瓦解。
他敏锐地意识到,这反而提供了一个有限却关键的活动空间。
他需要精确计算好要如何高效地将关键情报传递出去,又要确保每一个细节、每一个决策都完美地契合他精心扮演的“忠诚骨干”形象,这点倒是不容任何疏漏。
他要稳定好现在的态势,等风浪暂时平息,他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。
那时,距离和这个罪恶组织最终清算的时刻,也就更近了一步。
……
琴酒的行动组成功铲除了朗姆,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毁灭性的。
小樽事件的惨重损失还没有完全恢复,紧接着就是与朗姆派系长达两个月的血腥内耗,这直接抽干了行动组的元气。
那些经